(相关资料图)
春暖花开,候鸟迁徙。随着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不仅迎来大量候鸟成群结队嬉戏玩耍,还吸引了一些珍稀鸟类驻足新家。
近日,国家电网松原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巡视时发现,查干湖高速公路口输电塔上有两只大鸟安家筑巢。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来到现场确认,这两只鸟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被誉为鸟界“大熊猫”。这两只东方白鹳已成功产出两枚鸟蛋。4月10日,保护区工作人员与吉林省林科院专家在查干湖观测样地霍林河湿地海坨段发现七巢东方白鹳,其中五巢已经完成筑巢,两对东方白鹳正在筑巢。
“以往东方白鹳只在查干湖短暂停歇,这是首次发现东方白鹳在查干湖安家育娃。”查干湖保护区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东方白鹳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在历年观测记录中,东方白鹳过境停歇的最大种群有20多只。今年观测到的东方白鹳明显增多,最大种群达近百只。除了东方白鹳,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枕鹤、丹顶鹤、青头潜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白琵鹭、花脸鸭、斑头秋沙鸭也来到了查干湖,迁徙水鸟总数达几十万只。
每年到查干湖安家繁衍的珍稀鸟类种类和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是查干湖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好例证。近年来,查干湖保护区积极实施草甸草原保护、湿地保护与恢复、野生动植物保护、数字化保护区等工程,在数字化监控中心实现了新庙泡湿地、十三家户草地、张家围子村湿地、地字井滩尖等区块的实时监测与巡护。在一系列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的实施以及保护区日常巡护管护的努力下,查干湖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现在,查干湖有鸟类27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8种,保护区范围内还经常能看到赤狐、豹猫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踪迹。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沫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