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人民网济南3月9日电 (谈媛)“2022年全省4.24万家合作社带动集体增收18.9亿元、社员增收73.5亿元。”9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相关情况。
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任马文胜介绍,近年来,山东坚持以党组织建设带动各类组织建设、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通过坚持强基固本、建强干部队伍、强化组织引领、整合资源力量,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和推动者,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落实。工作中,通过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和深化农村过硬支部建设,积极推进党组织联建共建,建立党建联合体、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等联合党组织1800余个,用3年时间实现全省村党组织滚动整建、整体提升。开展村改社区基层党建和治理难题集中攻坚行动,1198个攻坚对象完成攻坚任务。从2019年起,每年整合财政资金7.46亿元、扶持1492个村发展产业项目全面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2022年,全省4.24万家合作社带动集体增收18.9亿元、社员增收73.5亿元。平均每个合作社增加集体收入4.46万元,成员户均增收2416.31元。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干。山东抓住乡村两级集中换届契机,着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基层干部队伍。一方面,选优配强乡镇干部队伍。每个乡镇都配备抓党建的副书记,均成立党建工作办公室,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3人。另一方面,优化提升村级带头人队伍。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任职资格联审,严格把好入口,村“两委”换届后,“两委”成员年龄、学历实现大幅优化。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实施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农村党员干部推进乡村振兴能力得到提升。近年来,先后有332名村党组织书记被省委表彰为“担当作为好书记”。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全省围绕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全面实行村委会职责任务清单管理,严格落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开展村规民约监督落实专项行动,实施村务公开“阳光工程”。持续推进村级减负工作,出具证明事项由12项减为7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县(市、区)普遍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网格员队伍专业化提升、网格化智能平台融合应用”三大工程,建设“雪亮工程”,开展乡村治理行业领域集中整治,防范黑恶势力、家族宗族势力侵蚀农村基层政权。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强化统筹理念,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山东通过压实各级工作责任、完善力量下沉机制、强化基础保障,累计选派10万余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目前有在岗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3万余名,实现对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全覆盖。加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去年村均运转经费达到23.2万元。今年省财政又新增补助资金3.5亿元,提高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水平。优化乡村综合服务设施布局,开展党建综合阵地建设试点,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站)6.3万个。
下一步,全省将持续深化开展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持续优化乡村善治路径、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实施“万村共富”行动等,加快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持续开展以无黑、无恶、无霸痞为内容的“三无”创建活动,着力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标签:
